每当进入秋冬季,有一种声音会特别强烈,“咳~盒~咳~盒~咳~盒~”,喉咙干,痰多,想咳咳不出来,断断续续的。没错,这是支气管炎患者的声音,这些症状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1、什么是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支气管炎,另一种是慢性支气管炎。它们虽然都属于支气管炎症,但症状和危害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小编带您针对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来做一下深入的了解!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而且一旦到了秋冬季节,这种情况就会加重,特别是炎症加重的时候,患者还会有发烧的情况产生。
缓慢进展的病情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以老年人多见。其病因主要为:吸烟、大气污染、感染、气候寒冷,过敏、自主神经失调、年龄、营养、遗传等机体内在因素也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其实没有慢性支气管炎那么严重,主要的症状就是深咳,会从肺中咳出灰色或黄色的痰液,其它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喘息发热,胸部可能还会有疼痛。但若急性支气管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后续治疗时间更长,恢复时间更慢,无形之中加重了病情。
2、症状辨析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多为潜隐缓慢起病,开始症状较轻,容易忽视,也有少数患者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迁延不愈而起病。小编分析一下几种常见的症状发展病程。
01、咳嗽
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慢支的主要特点之一。开始时仅在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或接触有害气体后发病,夏季或停止接触有害气体后咳嗽减轻或消失。病情发展缓慢,可表现为一年四季均咳嗽,秋冬加重。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粘痰咳出后感觉胸部舒畅,咳嗽减轻。分泌物积聚、吸入刺激性气体均可诱发咳嗽。
0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合并感染时,痰液转为黏液脓性或黄色脓痰,咳嗽加重,痰量随之明显增加,偶带血。常以清晨排痰较多,晚期患者因支气管黏膜腺体萎缩,咳痰量会减少,粘稠不易咳出。
03、喘息或气短
部分患者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哮鸣音,可因吸入刺激性气体而诱发。早期常无气短;反复发作,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气短。
破解了,预防支气管炎第一关是食用灵芝!
3、免疫力是防治支气管炎第一关
哮喘是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据给计,哮喘作为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3亿左右人口,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患病数为1.24%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且多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欠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此类药物虽可以相对较好地控制哮喘,但该类药物治疗周期长,长期使用可引起多种副作用。此外,仍有约40%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临床治疗亟需新研发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林成创博士就发表了《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研究论文。
该研究以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进行干预,并与正常小鼠、模型组小鼠及地塞米松干预组小鼠对比,明确rLZ-8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同时使用rLZ-8对体外培养小鼠脾脏T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其对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探究rLZ-8对哮喘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最后发现Th17/Treq细胞失衡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4、灵芝能减轻支气管炎炎症
灵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 第一部) 记载为多孔菌科真菌,性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作用,而在临床上多对失眠、心悸患者应用。
而现代研究说明:灵芝能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一些诱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炎炎症。四川中医《灵芝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就是从灵芝的药理学作用和临床研究两大方面进行阐述,为广泛深入研究灵芝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及临床运用参考,该药理研究得出结论:
灵芝是传统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中药,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古代医家典籍中提出具有益肺气通利鼻窍、止咳平喘、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将灵芝分离出灵芝多糖、灵芝酸、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进行药理学观察,发现灵芝具有平喘、保护支气管平滑肌、止咳、祛痰、抗炎、抗过敏、改善肺纤维化的功效。
有人问,支气管炎是否会传染?其实支气管炎是因为抵抗力较低再加上支气管有炎症引起的,没有传染性的,平常只要做好这点生活习惯,基本不需要太过担心。平日可服用粤微全灵芝孢子粉来增强免疫力,保养身体,远离支气管炎!
参考文献:
[1]林成创,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 年第 6 期.
[2]廖逸茹,江南,罗霞,灵芝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9 年第 37 卷第 3 期: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