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2020-08-05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南都讯 九年前,在有着“西藏江南”美誉的林芝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该市波密县发现了1株西藏灵芝新种,后被鉴定为世界级新种。九年后,在两地科研工作者的多年研究下,西藏灵芝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随着藏雪芝的成功培育,我们为广东省的科技、产业援藏注入了新动力。”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属下的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意珍介绍。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产业援藏项目签约现场 


8月4日上午,2020年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投资合作项目对接签约暨旅游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产业援藏项目之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粤微”)与林芝经济开发区签订《藏灵芝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谢意珍告诉南都记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对林芝科技支援的力度,通过推动优质灵芝“藏雪芝”实现产业规模化,打造科研品牌产品“藏雪芝ᵀᴹ全灵芝孢子粉”,提高藏灵芝产业经济效益。 借林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精心培育优质“藏雪芝” 南都:如何用科技力量培育“藏雪芝”? 谢意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一直在从事食药用菌的研究工作。从1996 年开始,我们研究所就先后多次执行食药用菌科技援藏项目,并在 2011 年与林芝市科技局合作,成立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林芝地区食药用菌科研基地”。


也是在那一年,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林芝市波密县发现了1株西藏灵芝新种,后来被鉴定为世界级新种。新种的成功培育,说明林芝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对于灵芝的种植具有极大优势,这为我们之后培育优质“藏雪芝”提供了重要基础。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南都记者采访粤微公司总经理谢意珍(左) 


借助林芝的自然资源优势,我们的科研人员对赤灵芝进行了仿野生栽培,用比日神山上佳的青冈木作为段木栽培树种,以蕴含锂、锶、偏硅酸等矿物质的冰川雪水进行浇灌,从而培育出优质的“藏雪芝”。 


南都:“藏雪芝”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谢意珍:灵芝的生长阶段分为灵芝孢子、菌丝体和子实体三个阶段,我们在科研过程中,成功从藏雪芝中分离出特有的灵芝多糖GLP-3,这种灵芝多糖就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且,藏雪芝子实体本身的多糖和三萜含量更为丰富,为内地灵芝品种的2-3倍,其中多糖平均值为1.70%,三萜为1.23%。两项主要活性成分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灵芝多糖含量不得低于0.90%、三萜和甾醇含量不得低于0.50%”。藏雪芝丰富的活性成分和保健功效的发现,为其实现产业规模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更为产业援藏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藏雪芝


南都:“藏雪芝”的成功培育,为当地藏灵芝产业带来了哪些变革? 

谢意珍:最开始,当地还没有启动灵芝的人工栽培,菌种、技术配套都不完善。藏民们去深山采摘野生灵芝,烘干或晒干后拿到特产店去卖,这样的经济效益有限,而且产量很少。林芝是高原地带,不仅灵芝长得慢,培育灵芝的木材也长得慢。像是青冈木,要长6年才能用来栽培灵芝。这些年经过我们的技术引导,在当地培育出的藏雪芝不仅多糖等活性成分丰富,产能也相对稳定,这样一来,就极大提升了藏灵芝的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藏雪芝ᵀᴹ全灵芝孢子粉


科技赋能藏灵芝产业带动产业兴旺、助力产业援藏 南都:此次签约《藏灵芝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谢意珍:这些年我们和林芝市科技局一直都有合作。这次签约,希望借助广东省对口援助西藏林芝的平台,将藏雪芝传播开来,让更多人认识西藏的灵芝。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当地藏雪芝的栽培技术,提高西藏灵芝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研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下种植的西藏灵芝的活性成分,发掘西藏灵芝更多的保健功效。 西藏灵芝产业的发展,势必是要往精深加工方向靠拢的。我们20多年来,一直从事灵芝的功效研究和功能新产品如破壁全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产品的开发。这次能够用上藏雪芝这么好的原料,是我们的一大机遇。


科技赋能产业援藏!粤微育优质“藏雪芝”,助推藏灵芝产业发展

参会现场展示的灵芝系列产品 


南都:灵芝的精深加工产业会在林芝落地吗?

谢意珍:现在是第一阶段,我们在广州自己的生产中心做加工,用的是西藏灵芝的原料。第二阶段,我们会与林芝市的企业洽谈,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我们在林芝开设一家生产基地,实现西藏灵芝产业从菌种选育、工厂化栽培、保健功效研究、产品开发及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更紧密的衔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西藏灵芝产品带来的健康生活,助推西藏灵芝产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南都:产业化所需的人才问题如何解决?
谢意珍:产业化加工,肯定要实现人才本土化。一方面,我们会从广州派去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也会在当地培养相关人员。


备注:本文整理自南方都市报报道。